在共享洗衣之前,用户听到更多的是“自助洗衣”,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呢?
“自助洗衣”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,一些学校宿舍和工厂宿舍一直都有设置投币洗衣机。2015年前后,我国大型家电公司开始布局智能自助洗衣,以APP为可视化的操作界面,以微信、支付宝为付费端口。近年来,随着“共享经济风”吹起,汽车、单车到充电宝轮番上阵,传统的自助洗衣机,也通过智能化改造后,化身为“共享洗衣机”。喜洗猫CEO柳瑞英从事校园服务行业近20年,多年的从业经验,让他对于运营商的现状、痛点和用户需求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,同时对市场也有敏锐的洞察力。
柳总发现,自助洗衣行业一直存在洗衣排队时间长、商户经营单一的问题,而且运营商的设备分散在各处,对于设备的监管与维修、资金的管理、运营等都处于最原始的状态,必须前往实地查看设备状态,定期取出用户投掷的硬币等。除了洗衣服务,没有其他盈利渠道,当无人洗衣导致设备闲置的时候,就意味着没有任何收入。而对于用户来说,排队洗衣、查看洗衣状态、准备硬币都是一种麻烦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传统洗衣运营商若想尝试升级设备、强化运营,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以提升技术和运营。
还有很多人并不愿意去这些洗衣房,原因很简单,洗衣服的体验差,洗衣房的环境大都一般,还容易出现衣物失窃的情况。同时对洗衣机的卫生状况也有很大质疑,毕竟那么多人共用一个洗衣机。
据悉,目前全国存在80多万台自助洗衣设备,但其中仅有30%使用手机支付。同时,机器使用期间的卫生状况也堪忧,仅有10%符合卫生标准。
柳总认为,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,仍使用投币和刷卡等传统支付方式的自助洗衣房将会被淘汰。技术赋能可以快速解决传统洗衣房痛点,提升设备的使用频率,降低商家运营成本,并且优化洗衣房的卫生环境和洗衣体验,让用户的洗衣过程更放心、更智能。
共享洗衣的应用场景在哪?
目前“共享洗衣”项目已经和众多工厂、学校、酒店、城中村和公寓等达成战略合作,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。首先因为这些地方人群流量特别高,以高校学生、都市租客和工厂蓝领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达到2.4亿;其次是因为这部分流动人口搬迁相对频繁,置办洗衣机这类大件家电对于未置业的他们来说存在成本高、搬迁难、处置贱等问题;最后则是因为这些年轻的社会主力军,有着跟常住居民一样的对高品质的追求和健康生活需求。
其中最大的两个使用场景是校园和社区。校园市场现规模约为60亿,未来有望突破百亿。社区市场前景更为广阔。全国100万家干洗店,总业务中35%为干洗,65%为水洗。干洗店一年流水5200多亿元,按业务比例计算,水洗业务的市场可达3000多亿。
|